您好,欢迎来到杭州学而优家教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 教育资讯 > 正文

安全责任没有间歇期

发表日期:2018-6-1 作者:杭州学而优家教网 电话:18968083847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为切实做好防溺水工作,确保广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预警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按照预防溺水有关工作要求,切实落实安全责任,做好安全教育、联防联控和监督检查等工作,有效防范学生溺水事故发生。

近年来,每逢安全事故高发期,教育行政部门都会发出通知,强调对学生生命安全的维护,也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来强化制度和机制的建设,收到了一定成效。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学生安全教育和防范仍是一个值得全社会重视的大课题。每年都会出现的一些意外事件乃至极端的学生安全事故就是对我们的最好提醒。也就是说,尽管我国学生安全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学生安全事故总量和非正常死亡人数大幅度下降,但目前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学校安全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

“安全不保,何谈教育”“安全为底,体育为基”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不过,还要面对的尴尬是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均普遍强调升学至上,却忽视了如何守护生命、如何在灾难面前自救和施救的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忽视了生命价值至上,忽视了安全文化的意义。不少学校安全工作的目标仅仅停留在不出事上,停留在照本宣科上,停留在校园内。

这理应引起我们的警惕,进而重视生命价值的教育和安全文化的塑造。英国工业联盟将安全文化定义为:“组织中所有成员对待风险、事故和疾病的共同观点和信仰。”必须明确,那种把安全管理手册、规章制度和口号宣传挂在墙上的做法并不是真正的安全教育,也不是真正的安全文化氛围营造,充其量是装点门面。正确的做法是要让安全教育形成一种文化、理念,让师生在安全文化的氛围中认识生命的意义、掌握安全知识、懂得自救和施救、懂得避险,教会师生如何防灾、减灾,教育师生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及财产,通过安全文化的不断教育和升华,潜移默化地让师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形成一整套有利于生命安全的积极意识。

站在这样的立场上,教育部年年在事故高发期对安全进行强调,并不是例行公事,而是为了在全社会塑造新的安全观。要知道,安全教育旨在提高学生对生命的意识、对危险的判断能力以及自救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不少地方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多以表面的形式进行,没有把提高学生的安全素质作为核心内容。教会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提高危机防范与生存技能,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对此我们做得明显还不够。

曾有报道说,某地幼儿园为了安全,老师用绳子拴着孩子上公园,更有学校为了避免事故,禁止学生在课间走出教室。如此机械的方法,怎能指望学生有危机防范意识和应变能力?尽管教育部门三令五申,可是,在有的地方,偏偏在落实上脱了节、走了调。有些地方似乎已经习惯了在事故后吸取教训,而忽视了在管理中摸索,积累经验。

在安全事故高发期,既要时刻牢记安全责任,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不留隐患,也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制度,保障安全责任的落地。把通知当作空文,层层转发了事,恐怕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安全防范教育。在让安全教育制度化和常态化的同时,防范溺水事故,要有长效的机制和安全监管网络作为支撑,要通过强有力的问责制度,来保障安全责任制度的落实,最终目标是达到安全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和常规化。另外,落实安全责任,做实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细节不可忽视。如某地就绘制推出了“溺水危险点”地图,这显然是一种积极的尝试,远比僵硬、空洞的做法要好,效果也自然可期。

近年来,发生的溺水事故,既与缺乏安全教育有关,也与安全责任制度落实不到位有关。必须明确。安全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安全事故有高发期,安全责任无间歇期,期待用全社会的合力来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作者系河南信阳师范学院教师)

《中国教育报》2018年06月01日第2版 版名:中教评论